close

『永發棉被行』為在迎薰路上,『金保安』的斜前方。這是竹南地區,至今尚能以傳統手工打造棉被的地方。


老師傅家中原經營金銀紙,其三哥德福至外地學得織造棉被技藝回鄉開業,閒 時 老師傅常前去幫忙,耳濡目染,終得技藝。當時中港尚有一張姓師傅,惟手藝不如老師傅,至今老輩中港人,只要說到棉被一定就會想到老師傅的偏名『進旺』。


棉被的織造過程,首先將秤好重量的棉花,盡量平均鋪在平檯上,再經過彈成棉絮,壓平、拉線、碾壓,翻面整形縫邊,再拉線、碾壓為止。一件棉被的完成,需要兩個人從早到晚才能完成。老師傅說:織造棉被最重要的過程在於整形縫邊,一個師傅手藝的好壞,就全在能不能將邊整得四平八穩。而最累人的地方,則是在彈棉絮時,若碰到大熱天,因為擔心棉絮亂飛,不能吹電風扇,只好任他流的一身汗,一方面是要讓棉絮不致脫落。


    由於工業機械化的發達,許多傳統必須的製被過程,諸如鋪棉、彈棉、拉線,不是可由機器替代,若是有替代品,輾壓也改為動力。締造一件的時間,也從一天減為一小時左右。一切都在進步,老師傅技藝雖然還在,卻不再辛勞,已將事業交與深得其傳的長子賴仲銘先生,玩起年少時另一項專長--什音嗩吶,這又喚起中港人的另一項記憶。


    因為,這一帶是當時中港城的南門口,是從中港港上岸沿舊官道進中港的必經道路,早在乾隆年間業已開發。中港人因其開發早而稱之為『舊街』,又以其位在南邊而稱之為『下街仔』;以別於開發較晚,位在北方的合力商行一帶的『新街』、『頂街』。當時這二地區的仕紳,平日互有競爭,卻也互有生意往來。故每到元宵節,二邊仕紳一來為熱鬧,二來要展現自己的本事。於是相約以『迎藝閣』方式,一邊一晚,輪流裝扮戲謔對方,直到一方投降為止。


所以,與這活動相關得技藝,也都因應而生,什音團體便是其中之ㄧ。當然,隨著『迎藝閣』活動的停辦,這些記憶也相對消失。現今只剩當年一些團員閒時聚會,拉彈吹奏,聊作『白頭宮娥說當年』,老師傅及是其中一員。


    是的,朱顏已改,雕欄玉砌因年久而漸次不在,但是深信也會有一股新的生命力,存在將來的中港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漢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