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中港」位於竹南平原西部的中央地帶,行政區隸屬於西部鐵路縱貫線,山海線交會的苗栗縣竹南鎮,西臨臺彎海峽。歷史上是淡水廳、新竹縣、新竹州南部重要的政經港市,舊官道於此經過,繁華一時;直至一九0三年竹南火車站設立後,政經重心東移,才漸沒落。


「中港」一名最早出現於一六五二年,明太僕少卿沈光文的【皇輿覽圖】中的「中港仔」,當時平埔族的中港社盤居於此。康熙五十年(一七一一)「設中港塘,置目兵十名」;雍正元年(一七二三)正式設治為「中港庄」;雍正十一、十二年又分別設置「中港汛,駐劄把總一員,兵五十名」、「中港社學」。日人大日本地名辭書載有:「開拓竹塹地區之漢人,大多由中港及舊港上陸,雍正年以中港為島內貿易港」。足見中港開埠極早,是先民渡臺的重要據點。從列為國家三級古績的中港慈裕宮,現存乾隆四十八年(一七八三),高一二 0公分 的青斗石獅,可窺知中港當時的繁榮與重要。


金銀紙因此隨著先民傳到中港,而且最初極可能只是在此貿易買賣,後來因需求量大,才在中港直接製造販售。金銀紙因此成為中港傳統而且重要的經濟產業文化,也成為中港先民遠赴他鄉,如屏東、旗山一帶,開創基業的技術,所以金銀紙永遠是中港人的驕傲。即使日治時期的民國二十八年,日人推行「廟神昇天」政策後,宗教活動減少,但據【竹南鎮志】記載,民國二十九年,金銀紙製造商仍有六十家,年產量仍有六二四公噸。儘管在太平洋戰役吃緊,盟軍空襲臺灣,因經濟物資不足,地方政府禁令金銀紙的製造。仍有業者轉入地下克難生產,或乾脆帶領技術師傅至中港鄰近鄉鎮製造。「加在這個時間沒長」,這是田野調查中耆老們共同的感慨。於是光復之後,中港的金銀紙生命力迅速恢復,中港仍為金銀紙生產的最大重鎮。


這時期,有如今日固定巡迴叫賣小販,一般戲稱「葭置部隊」的金銀銷售員,每天以鹹草編成的袋子,擔挑著金銀紙,今天在南,明天向北,往近山區的鄉鎮,挨家挨戶,四處兜售金銀紙。這些「葭置部隊」的成員,人數非常的多,經銷的範圍非常的廣,不但對金銀紙的復甦,提供相當大的活力;更無形中,一步一腳印,建立中港金銀紙的銷售網,對中港金銀紙業後來的發展,功不可沒。許多成員也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時期,成為時勢的英雄,開店當老闆,躍升為業界的佼佼者。


據曾經參與經營金銀紙史上,最大的外銷生產工廠「玖和股份有限公司」的吳 國興 先生回憶:尤其是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期間,「破四舊」的風潮下,海外的華人社會的金銀紙訂單,幾乎完全湧向中港,這期間可以說是中港金銀紙生產的「黃金十年」。人稱「金藥龍」的金銀紙界寶庫 黃金龍 先生說:「紅衛兵造反,給中港人賺足多錢」。據竹南鎮公所的統計,民國六十六年,中港計有大小金銀製造商三八五家,製造並經銷海內外各國華人世界使用的金銀紙,是全世界最大的金銀紙製產地。當時竹南鎮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從事金銀紙業,更幾乎是全中港地區居民的共同生活文化。中港地區的孩子,放學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忙做金銀紙,假日更必需完成規定的工作量,才有屬於自己的時間。即使上班族一回家,也是立即投入金銀紙的製造。當時全職的做紙師傅,每天大約有二百元至三百元的收入,收入要比一般公務員好。製造金銀紙的機器開發,也是在這時候開始的。


爾後,因為文化大革命結束,機器引進,海外競爭激烈,金銀紙的光彩不再,傳統金銀紙的製造開始沒落。直至「大家樂」盛行,又再次給金銀紙復甦的機會。但是,伴隨著大家樂的結束,加上機器改良的大量生產,尤其是金銀紙半成品的進口,傳統金銀紙的製造生產,已成鳳毛麟爪,漸次隨著時光而消逝。近年更有業者,因為印尼不但是紙料的產地,更有廉價的勞工,因此帶著技術,直接到印尼設廠生產。一旦成品回銷之後,「金色中港」的光華,可能就此褪盡。「也許二、三年後,中港再也沒有人製造金銀紙了!」專營裁紙工作的 林 太太苦笑地說「以後用貨櫃自基隆進口,直接就銷往臺北,中港人還能做什麼呢?」這是人文環境所致?還是傳統產業的宿命呢?


因此,如何保留傳統金銀紙的製造技術?如何延續臺灣金銀紙的傳統產業生命?如何提升金銀紙文化藝術的內涵?如何儘快記錄金銀紙的最後身影?成為所有民俗文化工作者,尤其是竹南中港地區的文史工作者的使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漢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